第(2/3)页 在这之前,中国的剧组一般都是围绕着导演在转圈,导演头天发话第二天怎么整,那么整个剧组就怎么转。 如果导演起晚了,那整个剧组就等着。如果导演到了片场拿着测光器看看天光不太行,觉得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,那么有可能今天整个剧组就要放假了。 甚至有时候导演可以临时改戏,改场景,这些都是不可控的。 所以,中国的剧组效率慢,成本高,周期长。 这就是导演中心制与制片人中心制的基本差别之一。 当然,可以说导演中心制有它的好处,那就是给了导演及整个主创们充分的创作空间。 但这得遇上好的导演与主创,要不然就不是创作空间,而是浪费制片成本了。 聊到这,就说到有人说导演中心制是时代的产物,我们不应该去批判,它有它存在的道理。 既然当时的时代是没有多少预算拍电影,那制片人中心制反而是更省成本的啊?怎么在困难的时候不选择省成本的方式,反而选择了费成本的方式呢? 有可能就是因为整个电影走向作者电影后,整部影片能不能成功全靠导演这种观念所造成的。 作者电影嘛,如果导演没来灵感,那整部电影怎么成功? 所以,导演说要怎么拍就怎么拍,也不管成本了。 有很长一段时间,中国的电影剧组动不动拍着拍着没钱了,把预算花完了,然后停拍继续找钱。 本来预算是够的,为什么花完了?钱谁花掉的? 不就是因为导演拍戏不按既定的进度拍,要么拍的慢,要么拍着拍着加戏、改戏之类的原因。 最后这种导演中心制的电影被拍的成本巨大不说,还被导演加戏改戏搞得面目全非,完整的故事都剪不出来了,然后成了烂片。 90年代到21世纪前十年,好多的国产烂片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。 可有些人还在那里为导演中心制洗地,说什么时代是这样的,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产物,导演中心制在那个时代才是最适合中国电影的方式。 说这话的纯粹是没有深入调研中国电影烂片丛生的根本原因的,只是为了为导演中心制洗地而洗地。 也是变相的为了为文艺电影洗地而洗地,认导演中心制就等同于文艺电影,实际上制片人中心制也是可以拍文艺片的。 …… 扯得有些远,说了不说教的,只是偶尔有感而发。 既然何方穿过来之后说要搞电影工业化嘛,那就要从底层逻辑中开始慢慢的改变中国的电影制作流程。 剧本围读花了整个剧组将近五天的时间,每个人都记了有许多的注意事项。 当然,演员也是在这段时间内进行了合练,当自己的出场时该怎么表演,而对方会怎么样,导演也会适时的指导一下,告诉每个演员在这场戏中的情绪点是什么,该注意的表演方式是什么。 这样的实操让进修班的40个学生受益匪浅,同时也不断的提出他们的问题。 这是一个很良好的氛围。 《入侵华尔街》只有35天的拍摄时间,所以到了6月1日就正式开拍。 电影的背景在纽约,但是拍摄地却在洛杉矶,他们有拍摄方案,可以用后期手段替换成纽约。 在洛杉矶拍主要是为了省成本,因为可以节省一大笔剧组人员的住宿费与交通费。 好莱坞的剧组很多都是拍完戏回家住的,而不是像中国一样集体住剧组酒店。 另外,他们都是八小时工作制,拍完就走人。 还有周末有假期,不会给你加班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