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而且阅卷无数,最擅长的就是找茬……啊不,确切地说,应该是挑错。 张景一直对于教师这个职业充满了崇敬,因此,也非常期待他即将提出问题的深度。 “咳咳……”何老师清了清嗓子,为了不耽误太多时间,决定直奔主题。 “张医生,是这样的,我刚刚也粗略看了几眼您刚刚给另外两个小朋友开过的处方单,发现跟我家儿子的处方基本上是一样的。” “可是,之前我就问过小孩的家长,他们的情况跟我们家的根本不太一样。为什么不一样的症状,却用了同样的处方,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呢?” “哦,何老师,您认为哪里不一样呢?”张景毕恭毕敬地问道。 “我记得您看的第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小姑娘,她是咳嗽加上感冒,而且自从九月份开学起就一直反反复复没怎么好过。” “第二个小胖墩,是从小就有哮喘,不过是因为昨天吃了螃蟹后,才突然复发的,而且,咳嗽也很多。” “可是我们家的儿子,白天除了嗓子有点痒,其它一点儿事都没有,也不咳嗽,就晚上听起来气管里有齁齁的喘息声。” “您看,这三个孩子的症状不是都不太一样吗?”何老师投来质疑的目光。 张景淡淡一笑,解释道:“何老师,首先告诉您一点,中医是讲究辨证论治而不是辨病施治,更不是对症治疗。” “辨‘症’和对症,这有什么区别吗?”何老师一脸的不解。 张景顿时明白过来,他是把辨证当成了辨症。 于是说道:“这两个字虽然同音,但并不是同一个字。辨证论治的证是证据的证,而对症治疗的症是病字头里面加个正确的正。” “噢噢噢。”何老师一拍大脑门,这才恍然大悟。 不过,紧接着又问道:“那证和症又有何不同呢?” “辨证论治里的证指的是证候,这是中医学的专用术语,证候可概括为一系列有相互关联的症状总称。具体来说,就是通过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所获知的疾病过程中,表现在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及其运动和变化。” “至于症状,您应该知道的,刚刚也已经描述过了,就是疾病发生过程中,表现出来的机体各种不适反应。” 何老师突然站起身来,恭恭敬敬地说道:“张医生,不好意思,鄙人才疏学浅,刚刚险些误会您了。真是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。我这个教初中语文的老师,竟然连症和证都分不清,如果被学生知道,怕是要笑掉大牙了。” 第(2/3)页